技术服务

技术服务

最新资讯

池塘水质变化的原因、形状特征和预防措施

池塘水质变化的原因、形状特征和预防措施

一、池塘水质变化的原因

1.水源条件差,在以污水灌塘或靠天然雨水蓄水的池塘,无新鲜定期灌塘调节,易引起水质恶化。

2.投饵施肥不当,造成水中有机物过多,发生水质恶化。

3.天气变化和水温骤变,特别是久晴不雨,突降雷阵雨的闷热天,易发生池塘水质恶化

4.池塘生态环境恶化,塘内垃圾污物漂浮,淤泥腐殖质越积越厚,造成有机物腐败耗氧增加,其有机物耗氧量达50毫克/升以上,易发生水质恶化。


二、池塘水质恶化的形状特征

恶化的池塘,水色产生巨变,水中存在大量有毒害物质,水中溶氧量急剧下降,水的PH值呈强酸性或强碱性,引起养殖动物生理生态失调,并诱发病变而大量死亡。

1 水色

污染恶化的水质是随被污染物的种类,含量和污染季节的不同,而呈不同的变化。按水质污染变化的程度,可划分为4种水色。

1) 蓝绿色,轻度恶化水质由于施肥过量或污水灌塘前未经净化处理,塘内浮游植物中耐肥性的蓝绿色藻过量繁殖,使水表层漂浮大量的蓝绿色膜状物,形成“假肥水”现象,是水质开始恶化的特征。

2 )灰黄色,次重度变化水质水中以浮游植物中的蓝绿藻、甲藻类的微囊藻、多甲藻、勾环藻占绝对优势。由于阴雨季节投施未经发酵的有机肥过多,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因低温难以分解而沉积池底,被淤泥吸附,以致水中蓝绿藻营养不济,失去活力,逐渐大量死亡,产生毒素形成“臭清水”,这是水质已恶化的标志。

3 )暗绿色,重度恶化水质水质浓而浑浊。由于池塘不断投施有机肥或灌注生活污水,又无新鲜水补充调节,天气炎热蓝绿藻随施肥能发生大量的繁殖-失去活力-死亡的恶性循环。而其它浮游植物的繁殖受抑制,使水质转变成为“死水”,是疾病暴发性发生的兆头,水质恶化败坏。

4 )黑褐色,极度恶化水质浮游植物类基本死亡,水体初级生产力几乎等于零。池内淤泥腐殖质深厚,因气温水温高,腐殖物大量分解产生有毒有害气体,如硫化氢、甲烷之类冒出水面,水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臭味,养殖动物无法生存。

2 溶氧

水中溶氧是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命线。水中溶氧量高,则水质具有肥、活、爽的特点,养殖动物食欲旺盛,饲料利用率高。在恶化的池塘水质中,溶氧含量都很低。轻度恶化水质,养殖动物有早浮头现象发生。重度恶化水质,养殖动物生理生态活动发生紊乱,引起窒息死亡。

3 PH值

水的酸碱度决定着水体中很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过程。水中PH值的高低,是由被污染物的含量、理化性状、水中CO2与重碳酸盐的比值决定的。无论PH值的偏低或偏高,对养殖动物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


、防止池塘水质恶化的主要措施

1彻底清塘消毒,创造适宜养殖动物生长的生态环境。

放苗前,放干池水,铲除池塘四周的杂草污物,清除塘内淤泥和腐殖物质。经冰冻或曝晒5-7天后,每亩池塘,用生石灰75-100公斤兑水溶化,全塘泼洒消毒,中和酸碱度,改善池塘理化性状,使养殖动物有一良好的栖息生长环境。厦门百维康推荐使用菌毒必克:消毒杀菌作用强,无药残,使用方便,1瓶可用2~3亩解毒5~7天后,按5~7亩/米用3包底改先锋 +3包粉剂利生素+1桶EM育藻肽混合均匀后全池泼洒,分解消毒杀死的各种生物残体,避免二次污染,消除病原隐患。

2、科学投饵施肥,控制池塘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。

要坚持看水质的肥瘦,看天气水温变化,看养殖动物活动情况来合理施肥,要选择晴朗天气施肥,阴雨低温天气或炎热高温天气不施肥,养殖动物有早浮头现象不施肥。投饵要量够不多,对残渣余饵要及时捞除,防止沉积塘内,败坏水质。厦门百维康建议使用:氨基肥肽+碧水硅藻旺肥水培藻,稳定水体,提高溶氧。

3、定期冲注补充新鲜水,调节改善水中溶氧状况。

养殖池塘不断施肥投饵,加上养殖动物自身排泄物,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增加,大量耗氧,使水中溶氧降低,应定期冲注新水。

4常规水质、底质养护,调节水的酸碱度和理化性状。

厦门百维康建议定期使用底霸99底改先锋晴雨底立安改底益菌-80光合菌王多肽活菌王调水并定期使用碧水99菌毒必克碧水源氨基金解霸进行解毒。

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