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参育保苗期间常见问题及分析(一)
1、种参暂养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?
(1)及时选出体质弱和发病的种参;
(2)适当补充营养,增强种参体质,在饵料中添加参肥宝、生长快乐、免疫多糖等营养保健产品可以起到此作用;
(3)如捕捞种参时水温较低或种参性腺成熟指数较低,需暂养较长时间时,可以少量投喂诱食水产酵母+生长快乐,以防长时间不摄食而影响种参的性腺发育;
(4)暂养水温以不超过20℃为宜,水温太高不但不能保证种参性腺的发育,还可能促使性腺退化,甚至个别种参还会出现排脏现象。
(5)在无光的车间将种参放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板上,待种参伸展后,用手电筒对着种参由下往上照,卵粒清晰的为母的,反之为公的。介于此,可提前将过多的公种参取出。
2、如何提高海参排卵后到浮游期成活率?
(1)稳定的水质:包括水温早晚温差不超过1℃,pH值早晚波动不超过1.5,氨氮变化小于0.2毫克/升;
(2)保持充足的氧气;
(3)及时搅动水体防止卵及幼体沉到底部,避免底质恶化引起死亡;
(4)补充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,增强抗病能力,如添加生长快乐+免疫多糖;
(5)适时洗卵,保证卵粒表面清洁;
(6)及时观察受精卵裂变的情况,以防过多的精液和死精子滋生多种致病菌感染受精卵,继而影响卵的发育。
3、幼苗浮游体期间常见的胃壁增厚、萎缩、烂胃一般是什么原因?如何防治?
原因:
(1)投饵数量不够;
(2)投喂的单胞藻的质量不好,一是刚投完肥的单细胞藻类,化学营养盐还没来得及转化的,二是培育时间较久,即将要腐败的藻类;
(3)投喂不同的藻类引起的病情不同,金藻的细胞壁薄易消化,但也易腐败,发病最多,盐藻带有两个鞭毛活力强,不易被捕食,发病程度也较多。
(4)pH值过高(大于9.0)或pH值波动过大(大于0.5)。
防治:
(1)经常取样及时观察浮游体的吃料情况,以防投料过多或不足,饵料投喂前用EM6强生原液发酵;
(2)增投诱食水产酵母;
(3)选投优质的浮游硅藻角毛藻;
(4)辅用免疫多糖1克/立方米水,一天一次可减少此类问题。
(5)pH值过高的水,可用EM6强生原液+碧水99。
4、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?如何解决?
(1)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,温差2℃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。因而应注意适当减少换水,累计每天换水量应不超过池水量的一半,温差低于0.5℃。
(2)投喂量过大也会烂边。投喂量过大,残饵粪便就会多,从而导致水体氨氮过高,pH降低,幼苗表皮受损伤或被细菌感染。故此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投饵,少量多餐,一天喂5~6次为宜,同时可配合微生物制剂EM6强生原液1~2毫升/立方米水,一天一次,可降低氨氮,又可提供营养。幼苗摄食量过大还会引起消化不良。
5、育苗车间pH值过高或不稳定,波动过大的原因有哪些,如何防治?
(1)新车间水泥池反碱水中总碱度高、毒性大,引起pH值过高,可提前用碧水99 3~4毫升/立方米水,应激灵5克/立方米水,满池水浸泡5~7天,降碱解毒。
(2)升温育苗时,若水源中单胞藻丰富,水温又较低,经升温进入车间后,由于水温升高单胞藻迅速繁殖,藻类的水呼吸吸收了水体中大量的CO2,引起pH值突然升高,由此导致水中溶氧过高,而最终诱发气泡病。生产中在防治时,一般可先用碧水99 0.5毫升/立方米水,加底速安1克/立方米水处理水源,育苗车间防治可用EM6强生原液2~3毫升/立方米水,效果较为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