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放蟹苗秘籍
首先苗种的挑选要去看塘口。第一看苗种塘的水质,优质的苗种池的水质应该是清淡的,而不能太肥。如果水质过肥呈老绿色,河蟹苗种很可能会滋生纤毛虫;水不能太清,太清说明苗种的产量比较低。另外,苗种池中,水花生上青苔的附着不能多,如果水花生上青苔附着多了,说明苗种的产量也不会高。
1.1 苗种的挑选
第一,优良的苗种是从优质环境中生长出来的。不建议挑选水质发黑、发红或老绿的池塘所培育出来的苗种。
通过对池塘的观察,发现苗种池除了种植水花生以外,另外再种植大头翁的池塘水质较为优良,苗种存活率相对更高。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河蟹鳃丝是比较干净的。因此我们拿苗种时要特别注意苗池水环境方面。
第二,从产量来说,苗种的产量如果能达到150kg每亩,说明苗种在生长过程中是比较健康的。此外,螃蟹食线一定要清晰,体色发亮而不是发黄或发红,烂肢比例不要超过5%,第二附肢弯曲时充分超过眼眶,既宽又长为最佳。
如果选择优良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苗种,然后选择食线清晰,健壮、甲壳光亮度比较好的苗种,成活率是有保障的。
有些养殖户通常拿不同池塘的苗种,混养在自己的池塘,这也是规避苗种风险的办法。
1.2 苗种的放养
苗种放养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同样的苗种,放在不同的池塘里养,存活率也会相差很大。这就是关于河蟹苗种正确的放养的问题。很多地方除了在当地拿苗种,还有很多在外地拿苗种,而外地苗种常常是夜间放养。
提倡白天放苗。因为苗种放养都是在寒冷的冬季,夜里水温特别低,一般我们都是通过面包车把苗运回来,那么面包车里的温度与夜里池塘的水温相差是非常大的,因而会对苗种造成比较强烈的应激。
另外,苗种放养前一定要把水质调节好。我建议在放苗前两天用月桂基盐类全池泼洒,解毒以及稳定水质。再者,提倡深水放苗,因为天气温差大,浅水更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,河蟹苗种的应激反应就更严重了。因此我们提倡前期深水放苗。
外地苗种入池以后,应该泼撒抗应激产品。我们做过统计和对比,一样的苗种放在不同的池塘里面,不泼洒抗应激产品,常常出现蟹苗吊网或者上岸的情况,泼洒了抗应激产品的蟹苗吊网或上岸情况就很少。因此放苗后我建议大家泼洒抗应激产品,尤其是外地苗就更有必要泼洒抗应激产品,如应激灵、免疫激活强壮素等产品。
冬天蟹苗放养池塘后,很多养殖户就置之不理了,他们认为苗种在冬天不需要喂料。实际上蟹苗在没有特别低温的情况下,一定要在5~7d内喂一次料,这样才能保证蟹苗健康的体质。同时在饲料中放一些助消化的诱食产品,如乳化蒜宝等,能使螃蟹及时恢复体质,有利于营养的积累和促进第一次顺利蜕壳。
另外,建议定期泼撒氨基电解、免疫强钙硬壳宝、乳化虾青素等产品,螃蟹可以在摄食量比较少情况下通过鳃部吸收水中的营养,苗种甲壳光亮。
如果在这几方面都处理比较好的情况下,有时还会发现第一、第二壳出现死苗,比如近年出现的顶壳、拉脚等现象,必须重视起来。如果不重视,年终的成活率很可能只有10%~20%。
对于这个问题,首先要及时检测水质,看看水质中氨氮、亚硝酸盐、pH这些指标是否正常。其次必须加高水位,再坚持泼洒葡萄糖、维生素以增强蟹苗的体质。
通过以上调理以后,我们应该根据顶壳和拉脚的数量来进行补苗。很多养殖户放苗以后,在蜕第一次壳第二次壳之前没有认真观察,这是很严重的错误。发生过顶壳、拉脚及不明死亡原因的这些塘口,到高峰期喂料一定要注意。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喂料很可能就造成浪费和水污染。
总结一下,选苗种首先要先从环境上判断苗种质量的优劣,然后再从苗种本身质量来考虑,比如会不会有空肠、肝坏死等病症。另外在放养前以及放养过程中,一定把水质处理好(建议使用氨基肥肽+丰藻碧水安肥水,定期使用碧水99解毒,使用益菌80+EM6强生原液调节水质,使用底霸99+底氧99改善底质),做好抗应激工作。如果发生过顶壳、拉脚及不明死亡的现象,一定要认真的采取措施并补苗,这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最重要一步。